刍议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意义与策略

【摘要】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针对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现状,笔者探究了文言文教学意义以及“以趣激趣”“以读促读”“以写助写”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体会文言情趣,感受语言魅力,创造性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意义;教学策略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其凝练的语言,精辟的论述,深邃的思想,无不让后人折服。经过千年积淀留存下的文言文,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传承和发扬。小学统编教材关于文言文的编排,较之以往各种版本的教材,在多方面都做了大胆调整,从下表可见一斑:

年级

篇目

数量

三上

《司马光》

1

三下

《守株待兔》

1

四上

《精卫填海》

《王戎不取道旁李》

2

四下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

五上

《少年中国说(节选)》

《古人谈读书》

2

五下

《自相矛盾》 

《杨氏之子》

2

六上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2

六下

《学弈》

《两小儿辩日》

2

然而现阶段,小学文言文教学并未因数量的增加、选材范围的丰富、年级分布的提前而得到全面充分重视,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如何让文言文这块文化瑰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让这块教学改革的“死角”不但不死,更要活色生香,笔者根据文言文文本特点,结合统编教材具体选文,梳理与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一、文言文教学意义

(一)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促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要务之一便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统编教材正是基于此,在文言文的编排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大胆调整。教材内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简洁,意蕴深厚绵长,正是培养学生语感,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良好文本载体,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提升

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丰富的语言形式不仅锤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供良好的训练路径。文言文字、词、句淬炼考究,蕴含思想逻辑性强,这样的教学内容既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的初级思维训练,也利于分析、综合、创造的高阶思维参与,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提升。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年岁月的淘洗,更能凸显它的熠熠生辉。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与“魂”,积淀着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文言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粒珍珠,它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在字里行间散发着绮丽的芬芳,历久而弥新。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让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永不褪色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实现最大化,最终达成创造性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以趣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字难认,句难读,意难会,历来在学生心中都是晦涩难懂,令人生畏的学习内容。教学文言文,只有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在趣味中积累,在趣味中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扫除学习畏难情绪,才能激起他们愿意走近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1.趣文铺垫

虽然统编教材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出现在三年级上册,但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材就已经出现有文言文,这些简短的句子旨在初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样式。除课本涉及古今贤文,教师要注重从课内走向课外,帮助学习选择语言简短,节奏明快,内容清新,朗朗上口,易于低中段学生初步感知的文言文,比如: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选自民国老课本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选自民国老课本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选自民国老课本

 

这些文言文语言浅显易懂,极具画面感,文本本身就趣味十足,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边读便想象画面即可理解其意,逐渐丰富文言文知识经验,为三年级正式进入文言文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储备上的铺垫与准备。 

2.趣法引领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切忌逐字逐句枯燥讲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3]教师需要主动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图文结合、文白对照、演艺剧场、闯关比拼、音乐渲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趣促学,帮助学生寻找文言文中的“智趣因子”,沉浸在文言文赏析的愉悦中,使其在趣味性的学习里亲近文言文。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文中“耒”字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但与“耒”有关的“耕耘”等词却是学生熟悉和频繁使用的。 “耒”作为一种农业工具,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果教师枯燥讲解,学生不易理解,即使在课堂上会认,课后也会很快遗忘,此时,教师首先可适时出示“耒”的图片,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的将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展示在他们面前,有利于加深对这种农业工具的认识。接着再出示“耒”字字形演变动画,帮助学生字理识字,使独立的汉字与其含义建立联接,更有利于“耒”字迁移到其他字词的运用。

再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司马光的故事对于学生来说耳熟能详,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讲出这个有趣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本文前,可请学生先讲故事,再文白对照,鼓励学生有什么发现。在文白对照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理解文言文大意,并对文言文语言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开启全新的文言文学习做了良好开端。

(二)以读促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体悟。学生只有在有声有色、入情入境的诵读中,方可解其意,品其文,悟其理。借助多种形式的读,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独特的语言形式的感知与积累,直至能吟咏诵读,品味文言之美。

1.初读感知,读通读顺

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面对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生僻的字音、难断的节奏、不太明白的意思会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文言文面目可憎。此时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出现很多生僻字,学生如果没有充分朗读,完全解决准确读音问题,将直接影响接下来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感悟,这时,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朗读时间,逐字逐句读通读顺,并注重个别检查,要求初读时读准字音。再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文中出现两个多音字“为”“应”,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首先理解“为”在文中是“给、替”的意思,读“wèi”,“应声”指“随着声音,形容快速”,读“yìnɡ”,采用据意辨音的方式首先解决读音,再自由朗读,可顺利达成初读目标。

2.细读理解,读好停顿

统编教材从第一篇文言文出现,就有“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的目标要求,读好停顿是理解文义的基础,而理解文义又是读好停顿的前提。

教师范读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在聆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及时纠正字音,分清节奏,掌握基本诵读技巧,还在理解文言主题、把握情感基调上有清晰的认识,对理解文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表演读在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上可以发挥较好作用,学生在情境中自导自演,不仅对语言内容进行自我内化,同时还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语言。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文,学生扮演老人、小孩儿和青年小伙,以不同身份分别质问楚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学生们在表演读的过程中,对这样的质疑进行深度思辨,于是对作者最后发表的议论可以有更明朗的理解,更加深刻感受了语言自相矛盾的荒谬。

分组辩读通常能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调动到极致。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中,组织学生分组辩读,教师运用恰当引语创设情境,一次又一次推动学生利用课文语言进行辩斗,从学生语气语调的逐渐加强,到身体姿态的逐渐紧张,学生在这样的辩读过程中内化了语言,同时理解了文言文的语境和语义。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下,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含义,一番细读理解之后,读好停顿便是水到渠成。

3.精读品析,读出韵味

统编版文言文,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亦或是文言散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便是言意兼得,在细读理解文本之后,我们需要通过精读品析,读出文言韵味,最终实现得言得意的美好。

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通过词句理解大闯关以及多种形式的细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思考:从具体哪些语句能感受到杨氏子甚聪惠?学生在静心默读、勾画、批注与交流的过程中,对杨氏之子有了全面丰富的认识。在反复朗读杨氏子的回答中发现语言精妙之所在。至此,教师借机带领学生配乐赏读,此时的诵读,已入情入境,韵味十足。

对于韵味悠长的文言文,亦可将传统吟诵带入课堂,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曼声吟哦,文言文的语言美、音韵美便在师生的琅琅书声中氤氲开来。

(三)以写助写

    随着文言文学习数量的增加和不同表达形式的累积,教师要把握文本读写训练点,引导学生将已经内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炼字炼句过程中,学生语言会随着文言文语言特点得到逐步改善与提升,有助于学生白话文写作的提高。

在深入理解文本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补充留白。例如:教学《杨氏之子》,当学生反复品读杨氏子反驳孔君平的话之后,教师适时追问:“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又会怎样说呢?请你继续接着这篇文言文往后写。”任务一经抛出,学生们纷纷笔耕不辍,一生写到:孔君平听闻抚掌大笑,曰:“杨氏子果然名不虚传,聪惠过人!来日可为国之所用也!”

仿写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表达句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增加积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教师善于抓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样的句式,鼓励学生仿写,为“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

兮若_______!’”句式补白,学生在这类的仿写训练中可以再一次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优雅与精妙。

     统编教材选编的文言文,题材众多,类型丰富。教学过程中时,教师注重把握年段特点,深入浅出,将文言文融入趣味学习活动中,带领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情趣,感受语言魅力,情趣与理趣完美融合,这块教学改革的“死角”自然会渐渐苏醒,鲜活,直至散发它独有的无可取代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