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摩学习之心得体会

 

荣幸之至被学校指派去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现从以下几点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一、大师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想”与“说”,不急不躁,引导并尽量保证学生之间的交流、倾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角色。对学生的启发式提问拿捏恰当,对学生说法的修正、补充以及转述也都非常机智、富有艺术,住抓细节,不忽视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例如在黄爱华老师《比的认识》的引入中,黄老师问:看到“比”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生答:我想到了钢笔、铅笔、圆珠笔.....

黄老师:文具盒里的铅笔、钢笔的数量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关系呢?其中的倍数关系就涉及到“比”。如此巧妙转化,引入正题,让人佩服。

 

二、教师缜密的层层设问,让学生不断质疑自己,不断修正,过程中始终耐心引导,教学素养极高。并且很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梳理。如贲友林老师讲《负数的认识》中,引入数轴之前,画简易温度计,不断调整零点,+30和—30的位置,+50+30到零点的距离,反复思考、调整达5次之多;又如张齐华讲《数据影响决策》中,对超市的建立需要考虑的因素给学生不断下圈套,一方面让学生来充当不同角色(顾客、销售经理、老板),勾起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从两小区总人口2000VS 1000

 购物人群400人VS 800人

 假设800人变成8800人

 平均消费年轻人200元每次VS老年人20元每次

 逛超市频率年轻人一周1VS老年人一天4次。

逐渐引导出关键——《数据》。

过程中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出讨论点,课堂几乎一直都处于争论的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三、周卫东老师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始终在课堂上多次重复“我的课堂上没有对错,只有说和不说。”课堂上不争对错,允许求同存异,实则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的对比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还有黄爱华老师的聊天式教学,他让学生放松的坐,还让学生称呼他“华哥”,但明显学生们有些无所适从,他让学生随意发言,举手或者不举手都可以,但学生仍很紧张,持续十多分钟后才稍稍有所缓解。

这与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有所出入,事实上,我们的课堂通常过于强硬,而这两位老师的课堂很柔软。但尽管老师们反复鼓励学生多说多听多思考,还是感觉学生难以挣脱一直以来形成的固化思维,定要争个输赢,不断地想“打败”他人,捍卫自己的说法。引起反思,(1、我们的课堂是否给学生灌输了太多的固化思维?2、课堂上一味的规矩是否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四、三天的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俞正强老师,他是给三年级的孩子上《平均数的认识》。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因为距离的关系,看不十分清楚俞老师的五官,这时候对一个人的初次判断就来源于他的声音。最开始听他的声音,都没有欲望想抬头看他,可随着他的言语逐渐扩散至整个会场,伴随着会场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响起的掌声,我才仔细瞧上这位老师。

上课之前俞老师带来的是他个人的一段真事,说的是他给一群博士父母讲课,博士生对俞老师这样一个小学老师一脸不屑。

俞老师就问其中一个博士爸爸:什么是平均数?

博士给出了一句虚拟的定义,

俞老师接着问:你要是给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这样讲,你觉得他会懂吗?

博士愣了一下,没说话,

俞老师说以为博士是在思考,于是等了一会儿继续问:你想到了怎么给三年级的孩子讲平均数了吗?

结果博士说:我没有在想怎么给三年级孩子讲懂平均数,我是在想我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老师是怎么给我讲懂平均数的,但是很遗憾,我没想出来。

    说到这里,就已经让人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台上自然、自信,风趣幽默,非常具有沟通、交谈的艺术,一句很平常的话语都能被他表达得扣人心弦,比如在课堂上,他对学生的提问会很俏皮:(啊,你又骗我,你刚刚明明说的.....现在又说......; 这下问题严重了.....; 对啊,没跑过的数怎么敢填呢......; 可怎么来解决这个“伟大”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一大特色,符合儿童的心理,让他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家张爱玲曾说:“老师难当,既要做人,又要做戏。”这就不得不佩服俞老师了,他在课后给大家作讲座的时候,就很善用对话式表演,活泼搞笑的神态、动作再加上诙谐的配音,让在座老师充分体会了一把教育的戏剧性。

但俞老师最让人信服的地方我想应该是他对数的发展体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说到,数感的成长中至关重要的4堂种子课:【近似数;字母表示数;平均数;负数。】他在专业方面的解读我虽然不太懂,但有一点是懂了(如果把整数看作是丈夫,那么分数就是妻子,这两个内容都要正儿八经的上,而小数、百分数等都是小三、小四,要悄悄的上,不能大张旗鼓的上,而现状是大多数老师都搞反了。)

 

五、培训课程还安排了2节“换角色”的课。就是让参会的教师到台上当学生进行授课,张齐华老师讲的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内容是比较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学主体材料的优劣,以及它们各有什么地方存在不足或是还能怎么优化。在课堂上,他让参会教师们不断地转换角色,一会儿当学生,一会儿又回到教师的角度上。

张老师带给教师们的第一个思考就是在小组讨论意犹未尽时、在想法还未成型甚至有的成员还没来得及说第一句话时就被老师打断而带来的心理感受及课堂效果。的确,在课堂上很多时候往往我们认为给学生的时间够了,我们觉得他们应该讨论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进行汇报,而实际上可能讨论还没开始,在这里老师就容易忽略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以及需要的时间,容易用师者的权威去带动着课堂的节奏,难免会心心念念着课堂上要完成的知识性任务,想着一定要把某某知识讲完,一定要把哪些题让学生练习到.....而这些老师们的课堂上,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刻意的追求,没有必须要讲到的什么点,反而目标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感受,让学生敢想、敢做、敢说、学会倾听、愿意倾听。

 

常听老教师们说:当久了小学老师,自己就只有小学水平了。而我认为:当久了小学老师,师者的权威思想、控制欲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中学生会有基于自我的思考和想法,可小学生没有,小学生全靠老师牵引着走,他们无力反抗老师,因而小学课堂不仅对学生影响巨大,对老师们也是如此。

我们每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就已经熟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也在书中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那毕竟是“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际教学中要完美地做出来实在太不容易了,难以做到真正从学生的立场看问题,难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面去理解知识,(成人蹲得再矮也无法成为孩子),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普遍矛盾就在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期望过高和学生实际能达到的水平偏低之间的矛盾。

教师的工作看似一年又一年枯燥乏味的重复,实则有太多需要潜心钻研的地方,教师所面对的对象特点复杂,每一年、每学期,每个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堂课都在发生着变化,容不得我们稍作停留。惟愿我们能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再多赚一些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