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与生命的对话


吴健全 2018-06-25 09:46:31 上传:吴健全 浏览:1次

语文老师与生命的对话

—— 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心得四川绵阳南山小学吴健全

各位老师下午好,在应该老师自由安排的时间里备一备课,改改作业,来听我的高调,有愧,没法,今天我是在领导的安排下,在这里班门弄斧的与在座的行家里手交流《诗意语文》心得,真是赶鸭子上轿,只能厚着脸皮交流,不足之处望老师们见谅。
我交流的题目是《语文老师与生命的对话》,为什么以此为题呢?因为王崧舟老师在书中介绍自己在的诗意语文教学和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成长的旅途中无时无刻都在书中体现出,他与包含生命的语文文本和学生对话,就是把语文比作具有鲜活的生命载体,他的书中七讲,时刻与听众进行有血有肉的情感交流,从他书中看到他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剑气合一的磨练出对语文的一种挚爱。这种爱就是生命的对话。读后感觉他是一位:酷爱读书的语文老师,读了六千余册书,在书中积淀文化底蕴;喜爱嚼文咬字的语言大师,对课文中的一个字、一句话、一首诗中的理解感悟都包含着他的文化底蕴;深爱思考反思的智慧教师,为了一堂语文课,他对文本细读是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专爱不断对比钻研教学方法的老师,对一篇文章的两种不同的教学进行对比研究,让自己力求完美的把知识带进课堂,乃至于与学生的生命对话;善爰撰写教学记录的老师,一篇何其芳的《一夜工作》的课堂教学记录,在他的文本中出现三次案例;热爱语文教学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的教师,他对工作的热爱已经是炉火纯青。这些爱才形成了诗意语文教学风格,一种教师在与文本、学生自由对话中唤醒语文的生活、意境、精神、灵魂,老师、学生自我去探索追寻语文的快乐、幸福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诗意语文。(以上是我独家之言,不知对否?)
作为我一位普通的教师语文教师,要达到王老师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也是痴心说梦话,更不可能象他那样去把语文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我只能学习他的语文教学思维,用他的教与学的思维去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达到让学生享受语文的乐趣。读了他的书以后,我认为他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如下教学思维方式: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教学必须要有形象、印象、意象的教学思维,也就是语言文字是生活、人物、事件组成的形象体,形象留给学生的印象记忆,印象记忆转化为学生体验后的意象。就是由言到意(教)由意到言(学),二者内在教师与学生体验过程中去感悟文字魅力。例如:我在教六年级上册16课古诗《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诗词时由生活中的石灰、竹长在石缝、人的生死,这些现象形成诗中的形象,由形象来加深学生对诗所表达的印象,有了印象学生的思维自然产生了诗借物喻人的意象,这就是老师由诗的书面语言到诗的意境,学生由诗的意境到学生的理解语言的思维。老师再结合百花园的阅读平台《诗中的秋》的拓展教会学生读诗、悟诗、写诗,自然我们班的学生杜佩芸到南山烈士扫墓后写的一诗词:忠义魂—— 莺燕翻飞,蜂蝶戏花,本是四海升平。奈何战事纷争扰乱天下。一时风起云涌,多少英雄豪杰。飞沙狼烟,热血铺红天涯。芸芸英烈共赴国,自当是千古忠义魂。还有钟阳波的诗,这就是王老师的的形象、印象、意象教学思维。

二、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自于学生自己体验,在体验中去感悟,理解文字思想情感,例如黎特级给二年级学生布置读书目录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知道学生不是收音机,不是接收器,不是观众、听众。他们是心带着疑问,带着白纸,带着好奇来同老师互学体验文字。如何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教学快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走进课堂:(一)是课前准备,备预习,在上新课前事先让学生去了解,认识,熟知文本。让学生先与文本对话,每一个单元的导语就是对话的重点。(二)是上第一课时要对预习进行提问,在问题中引入。(三)是引入后要由读、思、做、追、拓的方式教学。(四)是练基础、思维、拓展,这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理解语言文字。例如:我在教十一册语文《将相和》时。课前让学生完成,读写生字词语,读课文,写出将相和的意思,勾出喜欢的句子并旁批出理由,结合课后作业试做一下。第一课时将学生课前准备检查,差生将字词写在黑板上,其它问题在讲解问题中完成。在讲课中同时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在温故一课时课文重点和学生问题,抓住将、相之间的故事进入主题。读中学悟、拓展、练习。这师生的共同体验语言文字。


三、语文教学要在上课前设计情境、意境、心境,有了三境才能产生师生共振共鸣。(我会说不会做,有时要上好四十分钟,我要花成倍的时间)例如语文12册《船长》、《穷人》这些名篇体现人物情感场境拓展到文字背后的意境,让学生会感悟以此达到师生心境相同。一篇课文的教法是不确定的,首先要思考对象的不同。情景、意境、心境不同,例如《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一年级学生只是看图朗读是情景感悟,二年级有情感的朗读是意境,三年级理解诵读是心境,四年级表演诵读是三境合一,五年级、六年级会理解、深入感悟人物及思想情感,拓展学生生活及诗词的美感是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
四、语文很大程度上是熏陶出来的,唯有熏陶才能进入学生的记忆深处,因为人的记忆是四十分钟忘掉20%,八十分钟忘掉30%,24小时忘掉8O%。例如近段时间,我读了一则信息“莫言作为中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出生于1955年,上小学五年级之后就辍学,务农了,21岁入伍,在部队里的文化熏陶下26岁发表作品,由于发表作品之后才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1年36岁的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从这个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学历是5年级的基础教育,就开始创作,然而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是不是将来26岁时在具有五年级水平以下就能写作呢?有的人说他后面的学历怎么样?我说:“那是镀金性质的学历”,这对于他来说是个人生阅历的历练。他离不开对文学的酷爱和在语言文字的熏陶。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写一篇像样的作品吗?他们几乎就像老师按照作文教学的模式的翻版,假大空的文章比比皆是,哪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真情实感的文章,然而莫言的作品《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等都具有时代和情感的印记。这值得我们教育的反思。莫言小学五年级毕业,在部队这个学习氛围中熏陶出第一篇小说发表,后来才有机会读解放军艺术学院。由于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受母亲影响最深的熏陶才写出《红高梁》张艺谋因此片而走红,我班钟阳波的诗,邓铭瑶的作文还有我过去学生的作文也是在熏陶中成长的。
五、语文中承载着情怀、情味、情感。例如大家熟悉的经典老歌都蕴含着语言文化情感,例如: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鹎绿江,一曲豪迈情感,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勾起了几代人的美好童年的情怀回味,当然《红楼梦》的相思、《水浒》的侠义情怀也是在文字中寻觅出来的,我们的课文文本中也要寻找人物、事件情感。例如:五年级《老人与海鸥》我是这样来承载课文情感的:师:同学们预习了吗?同学们把语文书拿出来老师查一查,刚才老师查了以后,只有4个同学没认真预习,希望老师下次不再看见。师:下面请同学上来汇报预习后的感受?生1:我知道老人和海鸥的感情很深。生2:我知道老人给海鸥取名。......师:刚才同学汇报的真不错,其他同学要向他们学习,预习是取得成绩的法宝。由重点段讲解: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生: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师:老人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找出关键词。生:背陀、褪色。师:这些词和内容说明了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年龄大,艰苦朴素的人。师:还写了什么呢?生:写了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给海鸥送餐、相伴。联系生活启发:师:同学们回答相当好,你们的爷爷i、奶奶、爸妈,他们的穿着是那样的朴素,给你们做你们喜欢的饭菜。你们小的时候每天接送,相伴,他们为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生:因为他们爱我。.....回到课文:师;那么课文里的老人又是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3-12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怎样和海鸥建立感情的?找出关键的词、句并勾画出来。生:撮起嘴向海鸥呼唤,亲昵的话,给海鸥取名,海鸥把他团团围住,企盼......

总结拓展: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不错,这些说明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人与动物之间需要爱,动物是人类的伙伴,你们家里养的有动物吗?生:有。师:你们是怎样和他们建立起感情的?请同学到讲台上来讲一讲?生:小白兔、小狗、小猫.......。师:刚才同学们讲得非常好,人与动物之间是有真挚感情的。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动物,让它们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吧。

深入理解课文:师:老人去世了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想一想。(在第一课时后已经安排)请三个小老师分别讲14.15.16.17自然段。生:三个同学分别讲了老人去世后海鸥的对老人的情感。老师在其中点拨总结。

复习巩固课文片段作文练习:师:看课文插图一,(老师提示:观察图时注意结合课文1-11自然段的内容,把图上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和海鸥的表情、动作、语言....具体的写出来)写完后请同学到讲台给同学们讲一讲。生:两个同学讲。师:根据刚才同学刚才讲的和自己学课文的感受,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一段看图写文,标题可以是“老人给海鸥送餐",也可以自己确定题目。学生写老师巡视辅导差生,抽写得好的同学读一读。

课后练习:1.看插图二,在作文本上写一段“海鸥对老人的情感”。2.结合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家的或亲戚、邻居家的动物。(老师提示:写出你与动物之间是如何建立感情的,按前面看图中老师提出的要求写)我认为自己设计的并且也是这样上的,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人物、情节、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教师与文本的生命对话,学生与文本生命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就是语文书像一首歌抒发着人文情感。

六、语文课中的对话四种教师与学生(核心)、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是教学效果的关键。重点是师生对话,看一堂课的水平,就看老师的课堂对话的机智和智慧,课堂的驾驭能力。对话要如坐春风惑觉舒服、流畅、自然、深刻,精彩纷呈的对活是师生动态生存,老师要注意观察、倾听、理解学生,应对儿童心智、学习基础、习惯、爱好有所熟悉,才能够达到最佳对话。例如:我让学生一字开花组词、理解多义字的意思时,要求学生写出“花”字组词并写出花字义,有一位学生写出“花心”,学生笑了,我追问什么意思,生答:感情不专一。老师问:为什么不专一?生答:喜欢别的女人,老师问:为什么他喜欢别的人?生答:因为我妈妈脾气不好,老师说:回去告诉妈妈改一改,好吗?这就告诉我们老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思想,才能产生师生对话的共鸣。读了王老师的书,回到现实结合自己的教育感悟认为一年级学生是知识启蒙和各方面习惯培养教育,是学生模仿、崇拜阶段,许多学生都受老师的语言、动作......的直接影响,因此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基石。二年级学生是说、读、写......规范学习习惯教育,是学生课堂语言、文字书写、个性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是学生文化素养的奠基者。三年级是读、写、练知识点的基础知识过关教育,是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是在这个阶段要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训练,这个时期老师是学生成为精英的关键人。四年级是综合习惯、知识点的提高教育,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巩固提高的阶段,因此老师在这个阶段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拓展培养,这个阶段老师是学生将来发展的关键人物。五年级是综合知识、习惯的巩固强化教育,是学生思想、文化、品质.....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过渡时期,因此老师在教书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素质,这个时期的老师是学生将来成为合格公民的带路人。六年级是全面知识、良好习惯的综合训练复习教育。是学生升入中学前的知识文化、学习习惯、综合素养的前奏时期,因此老师在加强基础知识综合训练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转变,这个时期老师是学生今后成长的关键培养者。总而言之,小学六年,各个年级的培养要求目标都不一样,需要老师去认真把握,以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最后希望老师在教学中与我共同切磋进步。

标签: 语文老师与生命的对话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发布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