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小班家长工作


熊雪 2018-05-17 12:37:25 上传:依梦无痕 浏览:1次

浅谈新小班之家长工作

绵阳市公园路幼儿园熊雪

摘要:对于刚刚入园的小班,我们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焦虑不安和常规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做好家长工作,让不了解幼儿园及老师的家长们能够放心地将孩子托付给幼儿园和老师,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达成家园共育,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园氛围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新小班家长工作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特点,提高教育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家园配合工作,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这些理念指引着我们要将家长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广泛,更完善。在小班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曾多次提到,孩子的问题更多源于家长的问题。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

一、家长情况分析

(一)焦虑情绪

我们都知道小班孩子刚入园时都会面临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分离焦虑。现在的孩子来园之前大多已经上过幼儿园,因此“分离焦虑”的问题已经不是很严重。可是,在我看来,家长的焦虑情绪和孩子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刚刚开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非常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还不会。尽管我们每天都张贴了“幼儿一日观察记录表”,将孩子一天各环节的情况记录在表上,但家长们仍然会不时打电话、发短信或发QQ信息询问孩子的情况,比如“老师,孩子睡着了没有啊?”、“老师,孩子还在哭没有啊?”、“老师,摸一摸孩子热不热。”等等,诸如此类的反复询问和叮嘱,让我们有些招架不住。

(二)对老师不信任

小班第一学期,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与老师之间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磨合期。在这期间,我认为其实就是信任的建立过程。

案例:一天早上,轩轩是奶奶送来上幼儿园的,同行的还有几个家长和孩子。一走到教室门口,奶奶就黑着一张脸质问道:“我们轩轩今天早上不想上幼儿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打他。问哪个老师打他,他说是熊老师。爷爷问他打的哪里,他说打屁股。”当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本来觉得没有什么,因为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是我并没有对孩子动过手,其次小班的孩子有时候容易把现实和虚幻混淆,而且他可能是在为自己不想上幼儿园而找借口。然而,当我看到奶奶的反应时我有些难过了。在我和奶奶的交流中,奶奶虽然口口声声说她觉得孩子说的是假的,相信老师不会打孩子,可是她来园时的怒气冲冲,又说明了什么呢?事先根本没有向老师了解清楚情况,不管时间和场合就对老师进行质问,试问,对老师的信任何在?

(三)主人翁意识淡薄,集体观念不强

瑞吉欧教育实践者说过,个人——“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因为“我”与“我们”是紧密相联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在本学期的亲子秋游活动中,刚一开始家长们对于时间安排的问题就出现了分歧,有的家长希望活动星期六开展,而有的则希望是星期天,并且要求家委会的家长制定表格投票决定,可是当家委会将表格张贴出来以后,很多家长并没有填写。针对这个情况我召开了一次临时家长会,会议刚开始时,家长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都只考虑自己的情况,不能达成一致。后来,我只好果断地为大家做了一个决定,并严肃地跟大家进行了关于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谈话,事情才得以解决并顺利开展了活动。

(四)被动参与活动且能拖则拖,仅仅把活动当任务

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合作,让家长真正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在日常活动中适当安排了一些亲子任务,让家长们协助孩子完成。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亲子共读《汤姆上幼儿园》”、“制作《晚上》小书”、“亲子体游节准备”及“收集‘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照片”等亲子任务。刚开始时,家长们一听说有任务就开始皱眉头,觉得很难。即使老师已经明确地告知了此次任务的目的,但很多家长仍然只是觉得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忽略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和孩子的点滴快乐和收获。如果老师要求的是星期五完成或上交,很多家长就会一直等到那天才完成,甚至过期了都还没有完成。

(五)缺乏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但现在的孩子不良习惯却很多,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因而效果不太明显。

案例:翰翰小朋友是班上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小男孩儿,他很聪明,脑袋反应很快,可是他的聪明劲儿用在了“歪道”上,在活动中,对于我们制定的规则、要求他都非常清楚,可是他总是要去触犯,当老师询问他的时候,他总有各种理由来回答,并且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下一次他可能又会犯同样的错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样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跟其家长也做了几次沟通,家长其实也很清楚孩子的情况,非常地着急,可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罚站、以玩具为条件、说教等方法效果都不明显,最后都妥协于孩子了。

二、家长工作的开展

(一)在新生入园前进行家访工作,减轻家长的心理顾虑。

在新生入园前,我们进行了电话家访,和家长们做了见面前的初次交流,告知家长其孩子现在的班级、老师以及入园准备事项,让家长提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二)尊重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

家园合作要求老师重视和家长的交流,本着“平等”的观念真诚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尊重家长的想法。因此,我们一直坚持晨间“爱的抱抱”,并且用微笑面对家长,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欢迎自己,也喜欢孩子,对于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我们也尽量满足,“将心比心”,从而让家长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到家园工作中来。

(三)帮助家长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其实当家长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完成任务、为班集体出谋划策及做出特殊贡献的家长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来带动其他家长的参与。而当家长的参与得到老师及大家的肯定时,其实内心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又能更进一步地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以口头交流、请家长参与活动和利用家教园地等多种形式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与能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前面提到的翰翰小朋友,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就告知家长在教育他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不要轻易地就被孩子的“道理”所动摇,要学会从他的“道理”中寻找突破口,反过来跟他讲道理,让他心服口服。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家园互动。

除了一些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以外,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家长参与的活动:

1.家长开放日:家长通过观摩和记录孩子在园的半日活动,了解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及要求,同时也了解了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全力配合幼儿园老师的教育,达成家园一致。

2.亲子体游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既让家长放松了身心,加深了亲子感情,也让家长在活动中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一份子,乐于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三、家长工作的感悟和期许

在新小班的家长工作中,我的感悟比较多,但归结起来就是:

(一)与家长真诚交流

每当家长与我们交流或询问孩子情况时,不要简单地以“可以”“还不错”“表现不好”来“敷衍”家长,给家长多说一些切实地事例,或者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或意见可能更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以及和家长交流的诚意。

(二)用真情感动家长

孩子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纽带。因此,对孩子的爱是我们做好家长工作的核心。只要我们对孩子付出应有的关爱,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不会不为之感动的。

(三)家长和老师彼此要真心信任

信任是合作的前提。要想获得家长的信任,首先就要做好以上两点,只要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和真诚,相信一定会获得信任。

经过一学期,家长和我们老师之间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有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家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还需要我们更加用心、更加努力地去经营,把我们这个班集体营造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刘芳《华中师范大学》2006

标签: 论文  幼儿园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发布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