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学科学课


魏春梅 2018-04-26 10:50:12 上传:魏春梅 浏览:1次

走进小学科学课

——科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单位:御营小学姓名:魏春梅 邮编:621000 电话:1308827955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实践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如何有效地运用科学实践进行科学课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营造科学实践的氛围
儿童天性好说、好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学世界在孩子眼中永远是那么神奇,那么充满幻想,那么妙趣横生。他们总是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有的同学问我:“鱼会不会思考?”“鸡为什么不会飞?”等等问题。因此,有人说他们天生是“讨厌”的提问者,“可恶”的破坏者,“可恨”的涂画者,“烦人”的嚷嚷者。但这些“讨厌”、“可恶”、“可恨”,却正包含着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好奇心是探究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学生保持探究的动力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好奇,才赋予了科学内容以更多的生命色彩。因此,它更需要科学课老师的小心呵护。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呼唤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的气氛,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究。这样学生的智慧得以充分施展,思维和想象自由驰骋。教师的情感从语言、语调、声音、体态中反映出来。好的教师能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教与学双方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师用征求、询问、商量的语句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我来给大家一个建议好吗?”“还有什么问题?“谁还愿意说出自己的看法?”等。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蕴含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学生的回答有的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教师给学生一个肯定眼神,一句恰如其分的鼓励就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
二、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实践的奥秘
科学学习要以科学实践为核心。科学实践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没有科学实践就没有科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夏帕克先生说过:“孩子们是天生的科学家,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他们会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去展开他们的探索。”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人。学生通过对身边较熟悉的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出实践科学的假设并制定出初步的实践计划;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即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通过查阅和整理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通过思维加工概括总结,得出实践结论;同自己的假设比较,修正自己的实践活动,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表达。
爱因斯坦就把“科学定为实践意义的经历”,他很重视获取知识的进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智,充分体验了实践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发生了升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些东西还会自然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孩子们的整个生活中,延伸到孩子的一生中。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自己动手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是多么的“神圣”和“伟大”。
例如《在导体与绝缘体》教学中,先提出问题:小刀、橡皮、纸板、回行针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然后学生猜想,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得出小刀、回行针是导体,橡皮、纸板是绝缘体的结论。钉子、木块等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学生继续亲身实践。这样,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三、互相交流——深化实践的观点
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学生表述是学生发现的思维体现。我们要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交流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实践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要允许学生存在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从而形成相互交流,使学生们的信息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扬长避短。学生可以边叙述边演示,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学生们体验到自己在同学中的位置。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更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受挫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使学生的体验性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成功感。
在交流的过程中,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提倡“倾听着的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再现实践过程的轨迹,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在不断的反思中自主构建新知识,这才是真正属于儿童认识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的“活知识”。倾听的教育不仅强调学生要学会倾听,更强调教师的倾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描述与理解,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例如:在《分离混合物》一课教学中,分离木屑和细致铁钉的分离方法。学生敢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法。我倾听到学生的多种意见:“像分离稻谷和禾草那样可以利用风车,因为铁钉较重,会落到近处,而木屑较轻落到远一点。”“可以用风筛,像分离沙子与石头那样。”“把它们放进水里就行了,木屑浮在水面而铁钉却沉下去。”“我的方法更方便,使用磁铁把铁钉吸出来。”“我看铁钉不多,可以直接用手把铁钉捡出来。”……对学生提出的方法给予肯定,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学生在倾听中知道科学实践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在关注别人答案的同时,又反省自己的答案。不同观点,不同的结论,使学生实践进一步深化。
四、设计“报告”——形成连贯的科学思维
当人的思维外化成具体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的时候,其内容得到条理化、清晰化,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并将反过来进一步促使思维朝着更规范、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到了一定年龄段有必要让学生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例如《我们选择了什么》这一课教学中,既然两个电池有两种连接方法,那么提供2个灯泡、2个小灯座、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会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呢?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从实践中发现也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然后据此设计张实验报告单如下:
将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情况记录在下表里

连 接 方 法

现象

相同点

不同点

我 们 发 现

串联两个灯泡
(一节电池)

并联两个灯泡
(一节电池)


这样的报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五、运用知识——挖掘实践潜能
学以致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体现。孩子们的研究成果,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的原创发现,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所以,欣赏孩子们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出有关怀的、有鼓励的、有期待的评价。能树立起孩子们的科学研究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科学实践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大有裨益。例如:在《造一艘小船》这课的教学中,通过前几课的观察研究,已经明白了许多物体沉浮的原理。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来造一艘小船。课堂上,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小船,在选材上形成各异,有纸折的船,有泡沫雕刻的船,有木块做的船,有纸盒拼凑的船……由于材料不同制作的方式也不一样,用途和功能各显其能。由于学生的审美观不一,对船的装饰也各有千秋。学生对自己创作作品都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我对他们的制作给予了评价:“你的制作很精致。”“你的作品挺有创意。”“你的制作有较大的进步。”等等。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加工完善,不断创新,让自己的小船能改进得更完美。
总之,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孩子身上做起,不断地积累和创造,引领学生走进生机盎然的科学殿堂,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孩子们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在亲自动手操作,自行实践中学习科学。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我们共同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标签: 小学科学  论文  科学实践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陈柏宏二2019-03-17 09:33:46
 科学课教学,针对家长与学生不重视的现状,应导找突破口:比如用有趣实验.观察新发现.科学家的故事、科技落合会受欺压等多种方式去激励他们。有了动力,就有成效。
  回复

陈柏宏二2019-03-16 18:52:01
 小学科学教学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一定有相应对策,只要大家群策群力,迎难而上,肯定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定能开辟新局面。
  回复

山中金牛2018-08-26 19:41:00
 小学生,尤其家长对学科学实践这门学科不太重示。认为语、数、外才是学知识。因此,科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选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回复

衡丽竹2018-09-07 14:24:11
 家长学生不重视,好在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比较浓,科学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多做实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回复

发布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