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哈佛大学出现中国传统哲学热?


佚名 2017-03-15 23:04:47 上传:atao 浏览:1次

设想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加剧,妄自尊大和私欲至上渐成趋势。人们为如何和谐共存而争论不休。

听上去很像21世纪的美国吧。然而迈克·普特教授——这位现年48岁,戴着眼镜的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正在向700多名专注倾听的本科生所描述的却是,2500年前的中国。

目前,普特教授的中国传统道德与政治理论课是哈佛大学第三大受欢迎的课程,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之后。在2007年,普特教授那时第二次开设此课。当时,上课教室由于太过爆满以至于台阶上、讲台上、甚至门外大厅里都挤满了听课的同学。最后,哈佛大学把教室移至了学校最大的教室——桑德斯礼堂。

为何如此众多的本科生会选择花一学期的时间去研究深奥的中国哲学呢?这可是几千年前的中国学者所关注的内容啊。首先,这门课满足了哈佛大学的一个核心办学要求——注重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培养,这点也越来越受到校方的重视。当然,普特老师大胆的承诺——“本课程可以改变你的人生”,显然也是一个吸引同学们的原因。

同学们告诉我,普特老师真的运用中国哲学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反直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观点,从而教给他们怎样更幸福地生活。去年修这门课的伊丽莎白·马尔金说,“这门课完全改变了我对自己、同龄人以及世界的看法。”普特教授对几百年前的中国学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要求他的学生仔细阅读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的原本(译文版),然后积极地将所学运用于日常实践中。这门课将中国思想置于当代美国社会的背景之下,帮助正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自己立足之地的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以及如何拥有灿烂的人生。

普特教授的课程不仅向同学们介绍截然不同的中国世界观,还提出了一套新颖的方法。普特教授说,比起大约20年前刚刚从事教学时,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被迫选择某一种职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在哈佛大学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人数呈骤降趋势,这从美国文科类院校也可略见一斑。金融行业仍旧是最受哈佛学子青睐的职业选择。普特教授观察到学生们在选择课程时,甚至包括选修活动在内,都试图与他们计划好的职业目标和规划挂靠。

普特老师对他的学生说,制定计划时的精明与现实恰恰是在做人生重大抉择时的一种错误做法。(译注:中文也有“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说法。)课程中介绍的中国哲人认为,这种做法大大阻挡了计划之外的种种可能。选择如此做的学生“并没有留心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启发自己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才是获得真正美满、激动人心的生活的源泉。”如果学生不能认定这些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那他就会误入歧途,并在这条不令人满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特希望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意识到达成一切事物的多种渠道,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

最不起眼的行为会引起最严重的后果。

孔孟及其它中国哲人主张,那些最平常的举动会产生连锁反应。普特教授敦促他的学生要加强自我意识,留意日常小事——如帮后面的人拉住门、对杂货店雇员微笑——如何改变我们的感受,从而最终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奔波一天后突然浮现的幸福感觉、与好友充满启示性的交谈、有人插队时瞬间的愤怒情绪——这些与人生中的大事儿有何相干?实际上,一切都有关系。从中国哲学观点看,这些日常小事正是许许多多自我认识的时机。当我们注意并理解了什么会触动我们的反应,让我们开心、生气时,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这对我们认识新事物很有帮助。儒家后期的思想家孟子(公元前4世纪)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小事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高尚的人,你和周围人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不同,最终“世界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决定由心生。

美国人通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做决定时人会利用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考。但在中文里,“思想”和“心灵”往往指一回事。普特老师讲课时说,这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当我们做每一个决定时,无论其大小(晚饭吃什么、下学期选什么课、以后做什么工作、和谁结婚),如果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心脑结合、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道家哲学家庄子主张,人们应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的能力,而不是只做理性抉择,然后就自我封闭。同样地,我们有意识地练习弹钢琴,为的是有一天可以得心应手;我们通过平时的锻炼,训练自己获得更多的经验,了解更多的事物,为的是我们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而它们是源于内心本能直觉和头脑理性思考的结合。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中国哲学家所言的正确性:脑部扫描显示,我们对身边人情绪和情况的直觉感知,而不是我们认为的逻辑理性判断,才是我们做出决定的根据。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安·拉弗朗士发现,如果我们看一张喜悦的脸仅一小会儿(准确说是千分之四秒),就足以引发我们一个微小的情绪高潮。一项研究令其参与者观看闪过的微笑画面——尽管速度之快都难以看清其中的内容——但他们看待周边事物仍更显得加积极。

心随行动。

举止友善(即使你并无意识)或朝别人微笑(即便那刻你并不感到十分善意)都会改变你之后的感受和行为,并最终更改事情的结果。

这些听上去也许像是不起作用的自我救赎,然而普特老师所讲内容大多是先贤们早已认定的文化智慧,在现代已经丢失了。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重复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许多思想家,包括孔子在内,也赞同此观点。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对人们的潜移默化。在《心理科学》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安·卡迪及其同事发现当一个人选择一种强势的站姿时(两腿分开,两臂分开并伸出),不仅周围人会觉得他更自信和强势,其本人体内的荷尔蒙也会升高,从而使其感觉更自信。

在每次课结束时,普特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将学到的中国哲学应用于日常实践。“我们介绍的中国哲人认为,想真正做出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须从小事做起,改变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反馈方式。因此,我希望在此层面上启发学生。我不会教他们生活的大道理,只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每日力所能为的小事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学生们的作业量都不大:首先,当自己冲他人微笑,为他人扶门,参加业余活动时,体会自己的感觉。同时要记录下:每个行为、姿势、字眼如何明显地改变了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然后,普特教授要求他们坚持那些产生正面效果的行为。在论文和讨论环节,同学们需要探讨中国哲学家的主张对生活有何意义。

一旦同学们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他们就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和自我培养使自己在这项事业上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自我培养也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主张:勤奋之重要,胜过天赋异禀。我们不应局限于天赋;我们都有无限的潜能,可以通过培养,扩展自己的能力。不要只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应该留意自己真正喜欢做的那些事情,然后继续从事它们。中国哲学家教给我们,认真对待小感悟,“可以改变人生的方方面面”。

在当今社会,青年人或许迫于无奈,常常好高骛远,然而在知道了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这也是中国哲学在全美——不仅是哈佛大学——开始盛行起来的原因,此结论出自《高等教育纪事》杂志。那些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能自拔,而又想改变这种被动状态、达到内心宁静的人一定颇有同感。

亚当·米歇尔是数学和科学奇才,他考入哈佛,打算就读经济学专业,他上过普特老师的这门课。他说,在哈佛校园和社会上,“我们似乎应该这样理性地思考未来:权衡所有利弊后再做出决定。这就使你走上了‘只做自己擅长之事’的道路——这条路风险低,回报也低。但在大二上过普特教授的课后,他意识到这并不是思考未来的唯一方式。因此,他修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虽然它们并不是自己的特长。因为他明白了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努力奋进的价值之大。”他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如何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外界如何因自己而改变。米歇尔开始学习外语,他感觉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近了。现在,他正努力学习,准备考取区域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他对我说,“我可以很愉快地说,普特教授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他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
标签: 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  哲学  道德经  孔子  习惯培养  出国留学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帆浪2018-04-18 13:19:26
 在知道了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br />
  回复

hands1072017-10-19 20:53:36
 说的太好了,坚守信念,付出努力终将成功
  回复

x l m2017-07-10 10:43:07
 心随行动!说得太好了!首先意识到位,才能有相应的行为!
  回复

良缘82017-05-08 10:48:58
 在知道了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
  回复

发布新评论